一切胜利原名:Jeedar El Sot,又名All This Victory
2006年7月的黎巴嫩,战争仍在继续。 在****的停火期间,马文回到南部村庄寻找他的父亲,却意外与一行人被困于一间狭小的房屋中,很快停火结束,房屋周围再次陷入枪林弹雨。在接下来恐怖而漫长的三天里,他们将面临以色列士兵的包围和攻击。影片巧妙地运用画外空间营造战时恐怖气氛,给人以强烈的压迫与窒息感。
发布于2019年。由艾哈迈德·戈赛因执导,并于2019-08-31(威尼斯电影节)公映的电影。
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:国际影评人周奖。
#2019HIIFF#3.5🌟只有声音,足够惊悚。电影也是声音的艺术。
#HIIFF2019# 5.0 最大的恐惧永远会是未知未见的恐惧。利用画外音轻描淡写地展现战火给人们带来的伤痛未免会有些单薄,密闭空间压抑感感的层层递进却让人感受到绝望的惊悚。或许人物形象刻画再丰满些,故事构建再复杂些会更好一点吧。
#2nd HIIFF#获得今年***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奖。根据2006年黎巴嫩内战改编的电影,通过密闭空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声音塑造来推进情节。对于氛围和情绪把控十分到位,完美的将观众置于同人物一样羝羊触藩的境地,逼仄的外部环境象征同样压抑的内部环境。一切祈祷和信念都无法成为避免战争的阻力,因为死亡和杀戮才是被等待的主角。
其实是在用《异形》、《迷雾》这样的范式来建构这个战争片的氛围,但做得也是平庸了了。
声音在上空盘旋,它来自魔鬼还是上帝?每个人都面临是否踏出去的困境,是沐浴阳光还是死在阳光?圆形或方形的孔成为内心微观世界与战争世界对话的窗口,每一口呼吸都能被觉察,被放大,被捕获,呼吸开始变得沉重,变得珍贵。如果能进一步挖掘陷入困境的人们潜意识中对他者的恐惧,可能会更有趣。
#2ndHIIFF# 封闭空间叙事,不露脸的“恐怖片”,主要依靠声音的层次感来制造悬念和氛围,做得挺好,但觉得推动叙事张力的来源稍显单一。
完成度还不错,但和《囚禁》(也是发生在黎巴嫩的故事,不过是在贝鲁特)的封闭空间设置高度相似,戏剧性与合理程度却不如此片。
#HIIFF·15th film# 大部分戏份都发生在局促空间内,敌人只存在于画外,想法挺好,但拍得不好。剧本和表演都不行,技法单一,惊悚感和残酷性完全没有做出来。人物单薄,情感也缺乏层次。真是浪费了一个好点子。
影院观影+1星。这片儿声画结合太重要了,但凡音响差点儿,空间亮点儿嘈杂点儿,都会减分严重。看完之后听见大点儿的动静都心理阴影了……战争太残酷了。
用类似话剧的密闭空间写战争,以色列士兵从头到尾只是声音和影子,概念很好。执行上有点问题,生存本能下五个人之间的情感张力显然可以更丰盈。 #London Palestine Film Festival# @Curzon Soho